11月30日,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28次缔约方大会(COP28)在阿联酋迪拜开幕。大会为期两周,于12月12日闭幕。12月3日晚11时(当地时间12月3日晚7时),在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:实现环境、气候、经济效益多赢”主题边会上,宁波分享了挖掘海洋蓝碳资源推动生态共富的相关做法,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宁波正宗抓龙筋,作为全省唯一被邀请的基层单位,在边会上分享了北仑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。
海域总面积超8千平方公里、海岸线千米、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……向海而生、因海而兴的宁波,讲述海洋与城市的美丽故事,不仅自然贴切,且更有发言权。
宁波有着丰厚的海洋资源“家底”。不仅海岸线绵长,蓝碳生态系统储碳能力强、增汇潜力大,滨海滩涂、盐沼、渔业碳汇潜力都非常可观。据初步估算,宁波海域现有碳汇储量为374万吨,每年增量可达11。36万吨。
守着这片蓝色“金矿”,怎么让金子发光?宁波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尤武卫是这段“宁波故事”的讲述人。
从顶层设计上,宁波系统谋划了蓝碳政策的支持体系。今年来,正式启动了减污降碳创新城市创建工作,结合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行动纲要,编制了蓝碳“宁波方案”,明确将海洋碳汇基础研究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、海洋碳汇与产业融合、海洋碳汇试点示范作为重点四大任务,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。
为打造蓝碳资源保护体系,宁波的治理主打一张“精准牌”:在全市范围内精准开展黑臭水体整治、水生态保护修复、清洁排放、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宁波抓龙筋工作室、入海排口整治等专项行动;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清洁排放改造,对港口码头、船舶修造、海水养殖等涉海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…。
如今,宁波的“海洋牧场”已是实实在在的“绿色银行”。全国首单蓝碳拍卖、全国首单蓝碳浒苔保险项目、全省首单蓝碳质押融资都在2023年相继从宁波启航;企业、个人志愿者都积极参与到海洋资源的呵护行动中来,接力守护着这片“碧海银滩”。
“宁波期待与各方多沟通、多交流,通过更广泛的全国乃至全球合作,携手应对气候变化。”尤武卫表示,宁波将以“国际一流、国内领先”为目标,力争在海洋生态修复、监测体系构建、融合发展、基础研究、碳汇价值实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,将宁波打造为“蓝绿交织、河清海晏、特色鲜明”的海洋中心城市,为实现碳中和贡献蓝色力量。
北仑区临港产业发达,石化、钢铁宁波抓龙筋工作室、能源等高碳行业多。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北仑区积极开展国家、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,编制试点建设方案,谋划开展产业循环共生、清洁能源利用、标杆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,提出目标指标20项,具体任务24项。
北仑区完善上下游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,初步建立“资源—产品—废弃物—再生资源”的产业共生耦合循环发展模式,完成钢铁废渣利用等循环化改造项目22个宁波泰式抓龙筋,打造一批绿色产业园。通过治污降碳基础设施共建共享,实现水、固废等资源的综合利用。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实现高低压岸电全覆盖,穿山港区作为全球第二大单体集装箱码头,正实施国家重大课题“水运港-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”。北仑还探索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与污染防治的有效衔接路径,推动排污许可制度等“四个融合”,工业集聚区“环保绿岛”集成改革入选生态环境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案例。
据悉,COP28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,来自167个国家的、官员、谈判代表、企业家、活动人士等超10万人参与此次盛会。宁波抓龙筋工作室宁波抓龙筋理疗